普通读者

A Slow Reader

2017/05本  4/5星   

以前不知道刘志伟,只知道孙歌,因为孙歌想读这本书,读完却发现刘志伟在做更有趣的研究,而和孙歌的对谈中,孙歌反而像一个引导者,让刘志伟系统清晰地阐释了自己的历史观。如果多一些争论可能会更好看,而且孙歌对刘志伟的研究和方法论不是很了解,两人多少有点只是在谈观念的感觉。

但总的来说,虽然不觉得刘志伟的历史观新意有多少,大多是还是西学那一套,但第一和自己的历史观一致,第二觉得在中国历史学术圈里这样的观念不算大多数?或者是我不知道?(而在北美东亚研究圈里应该算是常识?),第三两人谈到如何探索中国原理是很有意义的,虽然没有一个结论,但刘志伟在做的研究,就已经很有意义,我觉得中国原理就像书的题目一样,应该是在历史中寻找的。刘志伟不是去套用西方理论,不是去用各种jargon故弄玄虚,而是踏踏实实从历史中去实践自己的历史观,去寻找中国。

刘志伟的历史观是“人的历史”。这让人不禁想到subaltern study,但随着访谈的深入,会发现差别还是很大的。刘志伟的“人的历史”是对“国家的历史”的批判,这种逻辑下,subaltern study似乎也是没有跳出“国家的历史”的结构之中。因为孙歌关注冲绳问题,她构建于冲绳问题之上的,对中心-边缘的理解正好与刘志伟“人的历史”的观念之下的中心-边缘关系相吻合。刘志伟认为这个中心-边缘的关系是流动的,是不稳定的,是随时变化的。这个观点比葛兆光《宅兹中国》里讲的高明多了!

而对于如何解决“局部”与“整体”的问题,孙歌说的一句话很有意义,“ 中国既是“一”,又是“无数”。问题在于,这个一和无数并不对立,而且一并不是从无数中抽象出来的,相反,它只能借助于无数才能呈现自身。” 

最后附刘志伟的采访,谈及自己的学术经历很有意思。感觉可以参考北美区域研究在二战后冷战时期的兴起,例如Benedict Anderson的那本回忆录“A Life Beyond Boundaries”里对北美区域研究的反思。另外他对中国学术圈的派系之分和派系之争的反感,也让人对他很有好感!当然还是要去看看他实打实的研究。

2017-01-21

评论
热度(4)

© 普通读者 | Powered by LOFTER